渝调【一】
一个重庆孩子的只言片语,身处异乡,以此纪念我所爱着的那片天空。
一个重庆孩子此刻在千里之外的星空下,记录这一段陌生的旅程,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脑海里演算的开始。这是一个凌乱的日子。用延续千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结,在记忆中不停的寻找着关于重庆的碎片
我是一个不曾常年离开这座城市的孩子,从小喝着长江水,看惯了这里的大山大水,对这条江多少还是有些特殊的情结。这里的老人习惯将他唤作大河,朴素而真挚。带着远古巴渝的悠远和豪迈。他们生活的年代,还没有桥梁去征服这一条天堑。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大海,在他们生命里,眼前的这一条奔流的江水就足以烙上大的印记。
今天,这座城市仍然以这两条古老的江河作为记忆方式,而他的子民,大多也都和这滔滔的江水紧密相连着。儿时的我,总对长江有着痴迷的向往。每次见到她都能让吵闹好动的我安静下来,仿佛,她能带走我一切的快乐和悲伤。记忆中的童年,河边的那一块堤坝是留下快乐最多的地方了,那时,春天的时候,因为春天不仅江水会仁慈的退出很大一片鹅卵石河岸,还会有微风拂过,于是,无数只纸鸢带孩提时的梦想飞上天空,摇曳着那些小小的心。与此同时,在那个季节还总会带上纱布做成的小勺子在岸边捉蝌蚪,回家放在假山的水池中,看他们一天天的长大,最后消失不见。偶尔,还会和一群小伙伴在那片鹅卵石上拾上一堆木材打野炊,而事实上,不过是生一小堆火烤一些压根就不能吃的东西。在那时,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那一片鹅卵石地成了电视以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有关于江水的记忆,除了她那日夜不停的奔流,当然还会有那些过往的船只。在每一个因为害怕而不敢睡觉的夜晚,一声声悠远空明的船鸣在峡谷间回荡,总能让我在那一瞬间停止啜泣,而那些船鸣,如今已经太久没有传入到我的梦中。
那时我家住在郊区,很多年以前,那里与主城区之间还没通汽车,所有的出行都得靠船,于是那个古老简易破旧的码头,自然记录了所有旅客的脚步。去城里的船不大,因而每次都能装下满满一船人驶向上游,或者说,它装着满满一船的希望和憧憬。很多年过去了,便利的公路交通取代了曾经的水路运输,甚至我都不知道那个码头是否还存在,但那些确乎是成为历史的船只却很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了,甚至,我还记得那些带着一个时代气息的名字“大兴号”、“嘉陵号”、“隆兴号”、“余航号”……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长江,总是带着几分尊敬,在这个生长了数千年的古老城市,流传着多少有关于这条江河动人凄美的传说。屹立于江边的望夫石,还在等待着大禹的归来,红墙绿瓦的禹王庙,还有紫烟萦绕。而那些有关于江河的古老的祭祀,每逢春节,扔会勾起我们对于远古的记忆。
夜很深,很静,再看不到奔涌的长江水,听不见悠远的船鸣,此刻,滔滔东去的你是否依旧?
分享您的想法?
撰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