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
31号了,还有不到24个小时就该跨年了,因此,下一个夜晚必定是留来做12年总结的。因此这会抓紧时间敲上点这几天一直想的东西。
这些天一直在看柴静的那本《看见》,不仅仅是我喜欢她这一个人,还因为我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或者说记者的那份执着和责任。也许是因为我父亲的原因,从小我便对新闻有一种特别的热爱,最早是觉得当记者有什么热闹都能站到最前面,没人挡着,这个不错。当然,那是最小的时候了。小学3年级起,第一次在《课堂内外》杂志社接触到了新闻这个东西,在那里,上了关于新闻和记者的第一堂课,于是乎,凭着一股热爱,竟然在杂志社学习新闻和采访一学就是5年,经常周末都会跟着编辑出去跟活动,然后写一些最稚嫩的新闻稿,之后由于中考,我的所谓的小记者的身份便放下了。到了高中,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给学校团委写了一篇新闻稿,然后阴差阳错的被学校看中,最后做了学生会主席,那时候总自觉自己会写新闻,很了不起。后来,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像白岩松,柴静这样的记者,并且越发的喜欢他们,因而在他们的讲述之下,开始了对于新闻,对于社会,人生和梦想的思考。
本以为大学会学新闻,但又一次阴差阳错的到了山东,学起了财务管理。在大学,我呆在了学生记者团,一边写稿子,一边自学一些新闻报道教程,一边更多的思考新闻和记者,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我试图以一个新闻人的眼光来重新大量这个世界。我不得不说,记者这是职业给力我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新闻记者。诚然,在现在看来,我的新闻稿子写得应该说是很差的,但这并不妨碍我用新闻人的角度去思考。《看见》这本书,从头到尾我也是一直带着思考去读的,其实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听柴静讲述的,她这10年的变化。他的成长,他对新闻,对人,对事物的理解不断变换着角度,他用一个个新闻现场去填充了她这10年的路。而我,始终在后面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从她的这十年中我能学会什么?在这本书中,有许多个关于记者和新闻在不同层次上的理解,有些是我已经体会到的,比如从最初到要以咄咄逼人,要打倒采访对象的姿态,到站在某一个角度去报道,再到追求还原一个客真实的新闻现场。但大多数还是我所未能领悟的。其实这也不奇怪,我对新闻和对记者的理解,大多数时候是通过报道,通过别人的讲述完成的。而她或者说他们,是在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喜怒哀乐的新闻现场去完成的,而这,恰恰也是我喜欢新闻的另一个原因,能够与和自己生命轨迹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从他们身上,了解自己,也了解社会。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和性格有关,而这个性格多少又是受了新闻记者的影响,即总会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想要去发掘那些沙子背后的东西,想要去坚持真理。特别喜欢白岩松老师的一个观点,相信明天,相信梦想,相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一天天的好起来。当这个观点在我心中一天天深化下去的时候,我想我会很乐意的期待明天,无谓风雨。
在《看见》这本书里,柴静提到了她做的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专题,她说她体会到那是历史,不仅是和她同龄的历史,也是我们国家的一段鲜活历史的一部分。忽然想到自己寒假将要做的一个关于三峡移民生活现状的调研。同样,在三峡移民这个词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这也是一段历史。更巧合的是,92年三峡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恰好,也是和我同龄。于是一种很强烈的愿望,想要把这个课题做下去。不仅仅是以一份调研报告的形式,我更想尝试以一种新闻特写的方式,把这一个个人和事串联起来,也尝试用我的文字,去讲述我所看到的这一段历史。尽管也许这样一份新闻特写是拙劣的。但我去做了。始终决定,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事要比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和一张张图标来得让我振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和调研有相通之处,客观公正,求真,求实。或许我不可能做到像柴静在新闻调查中的那样出色,但我知道这是一条线,必须坚守。我曾给我的团队说,调研不能事先就把基调定好了,要用内容来定结果,而不是用结果来定内容,我们和论文是完全相反的思路。这次,我将尝试用新闻人的标准去做完这个调研。
晚安重庆,晚安明水
2012年12月31日于明水
1 评论
有的时候用心去感受一下。真的很不错。。
分享您的想法?
撰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