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好像现在反而只要出差的时候才有时间写点东西,其实大概2周前就搞定了婚礼需要提前确认的东西,从场地到司仪,到摄影摄像。然后又开始进入了阶段性摆烂模式。这一次,大概能持续到12月。

之前,说实话也并没有太看得起婚庆公司,或者婚礼的摄影摄像,总觉得他们就是一帮拿着千篇一律的模版和流程到处收高价的人,门槛低,也没有心意。所以到处找一些独立策划和独立摄影师,希望他们稍微会有一些不一样的风格。直到看见了一个叫鳳仙的摄影师。他不同于那些宏大的,喜庆的,华丽的婚礼摄影,镜头下我看到了每一对情侣,父母,朋友的故事和感情。他有一个用照片制作视频,用了AttacaQuartet的一首四重奏作配乐,你知道吗,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用这样的配乐和角度去拍摄婚礼,音乐响起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震撼扑来。后面我仔细看他的作品,他会很认真的去准备每一场婚礼拍摄,去感受他们的故事,然后真挚的记录下来,每一段拍摄他都是剪辑成视频,并且,记录下一些他自己的思考。他只拍摄婚礼,并且为了质量他一个月只接2场外地婚礼,然后再空闲的时间,会分享一些他的文字,我能感受出他对这个职业发自内心的爱,相信爱情,记录那些真挚的情感。他有一段让我非常感动的话,页是因为这段话,我开始重新思考婚礼的意义,他说:

这些年,新郎——男生——在婚礼照片中的权重越来越低,存在感越来越弱,从婚礼的主角,变成配角,变成注脚,变成构图的一个「元素」,他是谁,他的心情,他的感受,都不重要,因为流量给不到,因为他不左右婚礼中的消费选择。
整个婚礼生态让人难过的地方在于,婚礼这件事从「关于一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变成「两个人」的事,又从两个人的事,最后变成了「一个人的事」。
但一个人无法产生情感的连接(除了对自我的欣赏),而一根线能够存在,至少需要两个点。
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当很多个点出现,纺出一张只出现一瞬间的网,从前这种时候人们把它称作是婚礼。
有的人把婚礼当成选美现场,有的人把婚礼当成好友聚会,有的人把婚礼当成一生一次的体验,可能都对,也可能都不全对。
没关系。
或许在几十年后的某个平凡午后,时间会轻轻的揭晓答案。
在那之前,我们就做好我们各自认为正确的事

我给他留言说,聊了很多的摄影,都没有那种温度的感觉,最早就是想找好看的,但直到看到那个四重奏配乐的视频瞬间上头,然后第一次开始试图思考婚礼更深层次的意义。后来他把这段留言截图发到了朋友圈,你问我,是不是我写的,为了掩饰尴尬随口说了一句为了打感情牌约个档期,但其实,真是因为他的作品,我开始有了这样的思考,因为我忽然意识到,其实婚礼关乎的并不是我和你两个人之间的事,也不仅仅是和父母朋友一起参加的一场仪式,但那最终又是什么呢,是给对方的承诺,给父母的交代,亦或者是给自己的慰藉?我似乎并还没有答案,或者,就像鳳仙说的,或许在几十年后的某个平凡午后,时间会轻轻的揭晓答案。在那之前,我们就做好我们各自认为正确的事。

晚安